
引言
“按照辈分算,我算你半个老丈人哟,你要不要考虑跟我干,我给你换个工作。”
1964年,身为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对秦基伟抛出橄榄枝,秦基伟笑呵呵的回答:“我是粗人就会打仗,怎么做得来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细活。”
一代名将秦基伟
秦基伟在我军中是一名智勇双全、功勋卓著的战将,革命经验可谓是相当的丰富。
秦基伟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,除了战功卓著性格率真,秦基伟还留下了许多的趣闻轶事。
秦基伟是湖北人,骨子里透露着湖北人应有的豪爽。
1912年11月16号,秦基伟出生了。
“这又是一个小子,家里粮食又得紧张一阵。”
秦基伟的父亲对接下来的日子表现出担忧。秦基伟的上头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,从小就对他很宠爱。
可秦基伟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,由于生性好动,经常在学校惹是生非。
但秦基伟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:“我打架纯粹是因为他们欺负弱小。”
秦基伟的母亲听完儿子这话顿时停下打他的手,反而笑了起来:“我儿子还会替别人打抱不平,是个男子汉。”
秦基伟不好意思的挠挠头:“知道了母亲,下次不会再用武力解决了。”
母亲慈爱的摸摸他的头:“我的意思是不要再让自己受伤,傻小子。”
平淡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,由于家境贫寒,秦基伟在学校念了一年,父母就让他回家干农活。
不久后,碰上瘟疫旱灾,秦基伟的父亲、母亲、哥哥、伯父都丧命于这场灾难中。
家里只剩下嫂子、姐姐两个人,嫂子带着孩子还得继续生活下去,所以只能选择改嫁。
姐姐为了减轻家里负担,也是随意找了一个人家嫁了出去,整个家显得空空荡荡,只剩下秦基伟一人。
成为了孤儿的秦基伟,过上了孤苦无依吃百家饭的日子。
“娃子,不如你去参加革命吧,至少还不会让你饿肚子。”
那天秦基伟去邻居大叔家吃饭,大叔给秦基伟指了一条明道。年仅13岁的秦基伟不知道什么叫革命,他听进去的字只有四个——不饿肚子。
只要能吃饱饭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,所以不管是干嘛都可以。
就这样13岁的秦基伟,在1927年11月参加了黄麻起义。秦基伟手拿红缨枪英气十足,在战场上的气魄不输给成年士兵。
1929年,上过战场的秦基伟魄力已经被锻炼出来,他带上同乡的七个小伙伴奔赴大别山:“你们跟我一块儿上战场去,既能报效国家还可以吃饱饭,多好的事情啊。”
小伙伴听完没多想就跟着秦基伟一块儿参军了,都被分配到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3团机枪连当战士。
1931年年底,秦基伟靠着优秀的个人能力成为了连长,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。
